官方數據顯示,早在2017年底,我國省地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就設立盲文及盲文有聲讀物閱覽室959個。然而,一些地方圖書館的視障閱覽服務區功能齊全,為何閑置?館藏千余冊盲文書,為何幾乎無人借閱?特教師生為何長期面臨“等盲文教材來、缺盲文習題練”的困境?
1 盲文書籍、教材供需不匹配
在山東省圖書館一樓視障數字閱覽室的書架上,陳列著文學、心理學、醫學等多類盲文書籍。工作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,館藏2000余冊盲文書,這兩年幾乎是零借閱。
山東是人口大省。根據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動態數據監測,山東現有持證視力殘疾人士約19萬人。目前,山東省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基本都設有視障閱覽服務區。但近一年,半月談記者在山東多地圖書館調研發現,視障閱覽服務區閑置是常態。青島市圖書館視障數字閱覽室平時沒有讀者來。
知情人士介紹,建設一個圖書館的視障閱覽服務區,需要投入幾萬元至10萬元不等,現在在山東,約百分之八十五的視障閱覽服務區是閑置的,有的輔助閱讀設備還沒用過就該淘汰了。
與之相反的是,盲校所用的教輔資料十分“緊俏”。日照市特殊教育學校視障部教師張海鳳說:“盲文教材上的習題很少,滿足不了學生的練題需求,但是現在很難買到盲文習題冊?!碧┌彩刑厥饨逃行某踔胁棵ど鷹钸h(化名)說:“平常練題只能靠老師或低視力學生念題,遇到習題都很珍惜?!?br />
2 “有得選”與“沒得選”之困
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,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制約,視障閱覽服務區不是視障群體閱讀的剛需場所。
山東省圖書館副館長周玉山說:“他們得先能順利地下樓、上街、乘車,才能到達圖書館享受公共服務。如果有一個環節讓他們覺得不..,那可能就會改為在家里通過手機或聽書設備滿足閱讀需求?!?br />
視障群體盲文學習意愿低,不會盲文是普遍現象。
濟南市市中區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聶立超說:“我們街道有百余名視障居民,基本都不會盲文,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必要學習盲文?!?br />
山東省盲人協會主席湯建泉說:“在山東省15歲至50歲的視障群體中,后天失明(因病或因故導致的失明)約占百分之七十,后天失明的人普遍不愿意再去學盲文?!?br />
在盲文教材的選擇與使用上,特殊教育學校也處于被動位置。
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杜國磊告訴記者,盲文教材制作成本高、印刷效率遠低于普通出版物,很少印刷廠能印制,“學校一般需要提前半年開始排隊訂書,教學過程中很難再現加、現要新教材”。
3 其實,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
經過多年發展,盲文出版事業從單一紙質盲文書刊發展到電子版盲文、有聲讀物、大字本等多形態盲人讀物,但在教學領域,紙質盲文教輔資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日照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務主任李清華建議,加快推廣普及通用盲文。還有老師建議,可嘗試打通全省或幾個城市之間特殊教育學校的盲文習題資源,共建共享盲文習題庫。
目前,已有一些圖書館嘗試讓盲文書“流動”至盲人按摩店、特殊教育學校圖書室,還有圖書館開展了“盲文讀物寄/送到家”服務。政府應開展準確調研,讓服務與需求對接上,提升“適盲服務”準確度。
如何讓視障群體“敢出門”?日照市圖書館副館長王剛呼吁,一方面,應..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與管理,給視障群體足夠的出行..感;另一方面,我們要給視障群體有分寸的尊重。
(文章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作者,本站將即刻刪除處理。)
- 圖書館幾千冊盲文書籍都是“零借閱”,為什么?
- 以優秀美術作品展現百年征程
- 云南北移象群總體向東北方向移動
- 新款智能“復興號”25日集中上線
- 共同守護亞洲象
- 用心打造傳統文化IP,《洛神水賦》炸圈
- 新加坡發現兩艘海底沉船 內有大量中國古瓷器
- 國家非遺福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精品展在京開幕
- 350余噸廣東粽子出口過“端午”
- 奔跑吧,農機人!